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是中国的上巳节,女儿节,也是广西壮族的歌圩节。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有一段悠久的历史。
三月三的由来传说最广的就是刘三姐的故事;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并且还用山歌来揭露财主们的罪恶。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宋元以后,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壮族山歌成为了人们文化***和男女谈情说爱的主要方式,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上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壮族的风俗习惯集中地体现在各种节日活动上。他们几乎每一个月都有自己的节日,加上各聚居点自己的特定节日,壮族人民的节日,可谓接二连三,不停不断。这些节日活动,从内容看,有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庆耕种开始、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有慰劳牲畜或农田劳作某个阶段胜利完成任务的,有欢庆好收成的,有纪念祖先和其他历史、传统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
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或者烹猪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饭、米花、糍粑、汤圆或粽粑,一家团圆,同餐共饮,而且还要请客走亲,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爰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愿望和感情,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相爱如宾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壮族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多神 (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愿望上。
与此相关联,壮族的节日活动形式就更十分多彩。供祭祖先,给先人坟幕、寺庙或“泰山”神烧香扫祭,舞狮、舞龙、舞狗、舞猫、舞公鸡、舞春牛,拜年祝寿,给房屋、社庙、大树、大石、大山贴红纸,或者***坐龙灯会、装古事、坐歌堂、对歌等等都是从当地实际习惯出发,表示自己的信仰、愿望、情绪和追求。
因为广西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所以民族节庆日很多。按农历来分,广西每个月都有节日,正月有春节和气宵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清明节丶三月三,四月四月八节,五月端午节,六月有六月六节,七月有中元节,又叫七月十四鬼节,八月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有九九重阳节,十月有瑶族盘王节,到了年末有冬至节丶灶王节等,真正属于广西特有的官方节***日只有每年的壮族三月三节***日,法定***日2天。
事实上,广西的公众***期不见得很多。以2018年为例,与其他省份对比,全区性的***日其实就多出4天(三月三2天、自治区60周年大庆2天),不过通过灵活调休,确实也多处一些小长***,比如“三月三”放***的时间是周三、周四,经过调休,可以连着周五-周日一起休5天。另外,适逢一些重大活动,一些城市为了缓解交通,也会选择放***,比如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南宁也放***2天,2018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北海放***1天等。
4月14日,正值农历三月初三,在广西“壮族三月三”的主题曲——《广西尼的呀》的歌声中,“感党恩 跟党走”——2021“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主会场活动在南宁市青秀山举行,拉开了2021年广西“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的大幕。
广西4月特有的节日是农历三月三,今年是在4月14日。三月三是壮族人特有的节日,因为广西是壮族自治区,所以国家给广西人定了这个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广西人一般会有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对山歌,跳竹竿舞,抢花炮,抛绣球等。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流三姐的故乡,广西各族人民一线,有爱唱民歌的习俗,为把民歌发扬光大,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举办民歌节,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有共同愈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民歌成了飞架与广西民族以各全国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间的彩虹,把民歌节办得更客适从一九九年壮族自治区
有教师节,中秋节,东盟博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6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