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又称丹荔、丽枝、灿荔等,为无患子科荔枝属的常绿乔木,原产地在中国南部。果皮有鳞玫状突起呈红色或者紫红色,***被肉质果实包裹着。在每年6-7月份成熟,是我们常见的水果,营养成分高,味道清甜,口感嫩滑。
灵山荔枝是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产,历史也比较悠久,始于汉朝,到宋朝已有较大的发展。它的品种繁多,有 35个品种,其中以三月红、妃子笑、黑叶的荔枝面积最大。灵山荔枝以果大,色美,肉厚,核小,值脆,汁多,味甜为特点。
要问哪个品种的荔枝最好吃,我觉得还是个人口感最重要。我就比较喜欢桂味的荔枝,因为它个头不算大,属于中等的,桂味的肉质也比较爽脆,吃的时候感觉特别清甜,果核也不是很大。
灵山是中国荔枝之乡,是国内最早一批被国家认定为“中国荔枝之乡”的县份。
全县主要品种有三月红、妃子笑、桂味、香荔、糯米糍、无核荔、草莓荔、鸡嘴荔等传统优良荔枝品种。
近年来引进的荔枝新品种有仙进奉、井岗红糯、马贵荔、观音绿、岭丰糯等三十多个。
哪个品种最好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灵山荔枝品种实在太多了。比较公认的是桂味荔枝,价格也是最贵的。
灵山种植荔枝历史悠久。据记载,1961年,广东省果树研究所派员到灵山进行荔枝品种***复查,发现灵山县新圩镇塘坡村有树龄在1000年以上的“古荔群”。
1963年6月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蒲蛰龙教授带领考察组专程到灵山考察,对其中一株古香荔,进行科学论证,初步认定这株古香荔树龄超过1460多年,在全国荔枝产区中是年岁最大的,堪称“荔枝王”。教科书中“灵山香荔”品种也由此而来。
1999年5月,灵山县人民***把这株“灵山香荔”列入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这株古香荔为中心的方圆几里之地,共计留存有500年以上树龄古荔树600多株,据有关专家认定,这是国内已知荔枝产区最大的“古荔群”。
该县的龙武荔枝经常选送北京作国家迎宾果品或馈增礼品。2009年6月23日,桂味荔枝被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作为礼品赠送柬埔寨王宫,为促进我国与柬埔寨的友好关系、增进双方友谊做出的积极贡献。2010年,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再次选定“桂味”鲜果作为礼品赠送柬埔寨王宫。
灵山的荔枝有(1)灵山香荔:是以灵山产地命名的荔枝品种,属迟熟品种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上市(2)三月红:属于早熟品种5月上旬-5月下旬成熟上市(3)妃子笑:属于中熟品种6月上旬-6月下旬成熟上市(4)黑叶:属于中熟品种6月上旬-6月下旬成熟上市(5)桂味:属迟熟品种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上市(6)糯米糍:属迟品种7月上旬-7月中旬成熟上市。
至于哪种好吃看个人口味来决定,我最喜欢吃(糯米糍) 果扁心形,果皮鲜红,较韧,核小,肉厚,较滑多汁,浓甜微带香气
在灵山好吃好玩的地方有许多,比如灵山非常好吃的餐厅有灵山精舍中餐厅,无锡拈花湾君来波罗蜜多酒店灵山蔬食馆,好玩的地方有大芦村民俗风情旅游区,钦州烟霞山风景区,六峰山等等,
一是灵山大粽,***用灵山优质糯米,野生粽叶,板粟,虾米,猪肉,绿豆等配料,根据民间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口感糯而不糊,肥而不腻,美味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二是灵山粉利,粉利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之意,它以大米为主料,外加各种辅料精制而成,色鲜味美,香滑爽口
1、煎大粽
说到灵山,外地人可能会想到大粽。灵山的大粽做得有枕头那么大,又称枕头粽,一般蒸熟或切片用油煎后食用。在灵城的夜宵摊或各酒店、饭馆均有出售。
2、炒粉利
粉利以前只是过年时才能吃到,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了,灵山各地都可吃到。切片水煮或切丝加肉片青菜炒?请君自便。
3、芝麻饼
咱灵山人春节送礼一般不送脑***,就送芝麻饼,各地均有出售,但沙坪镇的薯蓉芝麻饼最为出名。
4、刮粉
灵山各地均可吃到,比较出名的是灵城夜宵街或东门街卖的。与广东的肠粉做法类似,但可自己加肉或加蛋,那更香。
5、簸箕粉
灵山各地均可吃到。顾名思义,是用簸箕炊出来的扁粉,夏天吃凉拌的,冬天吃生锅的,都很爽口。
6、烧鸭粉
这个算得上是灵山最有特色的早餐了,已经冲出灵山走向广西了。烧鸭肉不是和粉混在一起的,而是像下饭的菜一样,先蘸过酱再下粉,一口烧鸭一口粉,或者再加一口“水鬼冲”,爽哉快哉!烧鸭粉多见于灵城及周边的新圩、檀圩、佛子等地。
7、卷粉
因常拌以酸醋食用,又称酸醋粉,灵山人常吃的早餐之一,以陆屋镇出产的最闻名。
8、罗阳山水煮羊
平山镇的罗阳山是灵山最高峰,海拔870米,山上放养的山羊用来作水煮羊非常好吃,没有膻味。
9、鸭下爬
灵城的包厢里经常点到的一道小吃,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鸭下爬即灵山话的鸭下巴是也。
10、豉油鸡
灵山的土鸡可是名声在外的,南宁的市场里经常有人拿饲料鸡来冒充灵山土鸡以便提高价钱。这道菜在灵山大部分地区的饭店里都能吃到。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