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籽是桂花树上的香料,而桂丁是肉桂树的香料。
肉桂树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桂丁略呈倒卵形,长5-12mm,直径6-7mm。幼果椭圆形,直径约3mm,被宿萼包裹,表面黄棕色,先端稍平截,上有一微凸的花柱残基。宿萼杯状,边缘有不明显的6浅裂,表面暗棕色,有皱纹,下部延长成萼筒,少数连有果柄。气香,味辣。以肉厚、香气浓者为佳。
【别名】鸭脚板、鸭脚皮、鹅掌柴、五指通、伞托树、八叶五加。五加科。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叶、花序、花萼幼时密被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复叶有小叶6—9片;小叶纸质至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全缘或先端有数个疏锯齿。全缘伞形花序多枚组成圆锥花序;花柱合生,粗短;花盘平坦。顶生,花小白色,花后结圆球形果。果径5毫米,熟时紫黑色,有棱。别称鸭脚树、江母等。这种野生花卉形态伏美,耐荫常绿,有层次分明的叶片。掌状复叶互生。叶披针形,有椭圆形或长卵形品种。野生***丰富。花期每年9至12月,开淡黄微绿小花,花香含糖,紫色浆果宿存花柱,十分秀雅。分布我国南部。为低山地区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常见树种之一。为一般家具、火柴杆、蒸笼、筛斗等用材;根皮及叶可治感冒、流感及其他炎症。浸酒服治跌打损伤。本种木材材质轻软,致密,宜制火柴杆、蒸笼、筛斗等器具。根、皮与叶供药用。
蜜源植物根据泌蜜量的高低,分为主要蜜源植物和***蜜源植物。
①主要蜜源植物数量多、分布广、花期长、分泌花蜜量多、蜜蜂爱***、能生产商品蜜的植物,主要包括:粮食作物中的荞麦;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向日葵、红花、芝麻、芝麻菜;纤维作物中的棉花;豆科牧草和绿肥中的紫花苜蓿、草木犀、紫云英、苕子;果树中的柑橘、枣、荔枝、龙眼、枇杷;树木中的刺槐、椴树、蓝果树、桉树和荆条、野坝子等灌木;野草中的香薷、老瓜头、水苏,以及香料植物中的薰衣草、麝香草等,是蜂群周期性转地饲养的主要蜜源。
②***蜜源植物种类较多、能分泌少量花蜜和产生少量花粉的植物,如桃、梨、苹果、山楂等各种果树,以及瓜类、蔬菜、林木、花卉等。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不相衔接时,可用以调剂食料供应,特别是在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到来前可用以培育出大量青壮年蜂,为充分发挥主要流蜜期的优势,提高蜜蜂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造条件。
主要是源于当地的风味文化和口味偏好,这种吃法并不是广西所有地区的水果食用方式,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这种吃法可以增加水果的风味,是水果的味道更加丰富和特别,满足人们对口味多样化的追求
桂丁是一种中药,也是一种调味香料,味甘、辛、性温。
桂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幼嫩果柄。分布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其中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工纯林。
1、平南石硖龙眼是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的特产。石硖龙眼原种出自平南县大新镇。平南石硖龙眼鲜果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肉脆爽口,易剥皮、易离核和耐贮运的特点。平南石硖龙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平南墨底鳖是广西的优质淡水水产品之一,原产于广西平南郁江流域。自上世纪90年代初,广西平南一些农户收集江河野生苗种进行人工养殖,随后进行人工繁殖成功。
3、平南肉桂,亚热带常绿乔木樟科植物,是广西亚热带芳香药料植物中的“三宝”之一。肉桂树的皮、枝、叶用途很广。可作药用,可制香料和提炼桂油。
4、大青枣是平南县引种特色水果。全县面积9500亩,年产量1.8万吨,主要分布在丹竹镇、镇龙镇。
5、平南县葛薯种植以思旺、官成、介思、大新、大安较多,品种以番禺种、顺德沙葛种。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