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重庆人那么嗜爱火锅,但是在美食上相当兼容并蓄的港人对于火锅也是很中意的,日式、台式、川式各种火锅在这里都有一席之地,当然他们觉得还是自己的港式火锅最耐吃。
港式火锅有点类似我们这边的砂锅,注重汤底的鲜香,有各色配好料的锅底,从菜单上看起来就是色彩缤纷的。
在涮菜上跟豆捞的涮菜比较类似,制作精细,除了海鲜和牛羊肉还有各色丸子,很丰富。
]
电影《让***飞》
《让***飞》是一部由姜文导演,朱苏进出任导演,姜文、周润发和葛优等领衔主演的电影,于2010年12月16日在中国上映。
影片叙述了在玩命时代中,匪徒、骗人与小混混大大战的小故事。2011年,影片得到第48届台湾影片台湾金马奖最好改编剧本、最佳摄影奖;第11届国内电影文化传媒巨奖千家文化本年度献给影片、观众们评选最受注目电影奖等奖项;2012年,影片得到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好服饰造型设计设计奖;第6届亚洲影片巨奖票房最高亚洲影片巨奖等众多荣誉奖。
我觉得港片里吃火锅的人,应该是一群地痞流氓,因为早前我回答过一个问题,我记得是问为什么电视剧里黑帮聚餐都是吃火锅?所以这就不难理解这个问题了,因为要是领导聚餐很明显吃火锅不合时宜…因为火锅给人感觉很随意…同时给人感觉很豪放,不守规矩的一种状态,所以一般电视剧里吃火锅就是想表现这种状态,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下蘸料碗就给人感觉很斯文保守了,这不符合编剧和导演的预期…所以一言不合就翻桌子的吃火锅人,剧情不适合蘸料晚…
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看着香港电影长大的,直到现在常常也能在朋友圈里看到朋友们时不时的发出的香港老片的观后感慨。而《古惑仔》系列电影更是广大80后、90后男生们的最爱,虽然作为女生,我对古惑仔有些无感。但是还是陪着男朋友一起刷了很多回《古惑仔》。
影片里经常可以看到古惑仔们一边吃火锅一边开会,而让我惊奇的是古惑仔们吃火锅居然不配蘸料(我们重庆叫油碟)。为此我还专门上网查了很久,终于才解开我心中的疑惑。作为一个重庆妹儿,我心中的火锅是这样滴:
用牛油将精选的辣椒、花椒等香辛料的香辣味爆出,然后兑上精心熬制的牛骨高汤,一锅香气浓郁的红油汤底就制成了。当汤底沸腾时,夹起一片毛肚或者鸭肠没入汤底。只需四五秒食材和汤底一起激发出呛辣而又醇厚的味道,那滋味只叫你欲罢不能~~~ 因为我们重庆火锅比较麻辣***,而且厚重的油性汤底不容易散热。所以就需要配上用香油、耗油、蒜泥等配制的油碟,一能快速降温,二能起到清润去火的作用。
我的老公是个北方人,对他来说火锅应该是这样的:
汤底很简单,清水里加点大葱和姜片,待汤底煮沸之后,将切成薄片的新鲜羊肉夹入滚汤中,七上八下之后即可夹出,蘸点以芝麻酱为主材的蘸料,羊肉的鲜香和着芝麻酱的醇厚一起入肚,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而影片中古惑仔们吃的港式火锅则属于海鲜火锅,以海鲜以及各种丸子为主食材,着重于海鲜的美味与营养。香港人(或者说广东人)口味偏清淡,讲究食物的原汁原味,再加上他们对上火有着莫名的恐惧,一锅清淡鲜香的清汤足矣,就不需要什么蘸料加持啦。
香港有卖自助火锅,海底捞的。海底捞的自煮火锅。目前,在很多地区,有出售在香港的卖店,卖场里也有卖海底捞的自煮火锅。海底捞目前已上市,海底捞的老板把海底捞从海底捞到海底捞的冠名产品做到了推广,全国各地都有海底捞自煮火锅的销售产品。
打边炉:打边炉是粤语对火锅的统称,常用高汤及沙嗲汤,两汤同吃称为鸳鸯锅,烫熟食物后沾酱油吃用。其中港式火锅的锅底以配料众多为特式。肥牛、鲩鱼、白鳝、象拔蚌、生蚝、鱼滑、虾滑、三文鱼,以至鹅肝、霜降牛肉,均是热门配料。 醉鸡锅:把半只至一只的生鸡连同花雕酒以及当归、北芪、枸杞等中药材作为锅底,流行于香港及广东各地。 粥底火锅:即用大米熬成的粥来做火锅汤底,起源于广东顺德。 猪骨煲:源自澳门,但流传到深圳和香港后有不同的变化。深圳的猪骨煲发展为汤类煲仔小菜,以吃猪骨边肉、吸食骨髓为主;香港的吃法则比较接近澳门,注重锅底和配料,并且发展为火锅。其作法是用猪大骨(猪棒骨)与其它材料一起熬煮,再加上白胡椒和粗盐调味而成奶白色的火锅锅底。
港式火锅有花胶鸡锅底,牛肉清汤锅底,白粥锅底等。
广州人称火锅为“打甂炉”,注重汤底的鲜香,有各色配好料的锅底,从菜单上看起来就是色彩缤纷的。在涮菜上跟豆捞的涮菜比较类似,制作精细,除了海鲜和牛羊肉还有各色丸子,很丰富。主要食材是海鲜,牛肉,新鲜时蔬等。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