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瓜炖雪蛤
1、准备材料:雪蛤膏5克、一杯鲜奶、一杯水、一个木瓜、冰糖适量。
2、泡法方法:准备两碗水,把适量雪蛤放进一碗水中浸泡8-10个小时,再把雪蛤膏放进另一碗水中浸泡一晚。
3、做法:将泡好的雪花膏洗干净,放入开水中煮一下,再盛出来沥干水分;把木瓜洗干净,在顶部切出一个圆形盖子,用勺子挖出果肉,再把木瓜放入炖盅内;水中放入雪蛤膏、冰糖炖半个小时,再放入鲜奶,滚好后倒入木瓜盅内,盖好盖子再炖一小时即可服用。
二、椰汁雪蛤
1、 准备材料:少许雪蛤干、一勺红豆、适量冰糖、适量椰汁、生姜两片。
2、做法:准备一碗水,将雪蛤干放进去泡发,再把生姜放进去除味,大概十个小时即可,挑出里面的杂物后洗干净,盛入炖盅中,再加入冰糖和椰汁,用大火炖半个小时左右,最后再放一勺红豆提高口感就可以了。
这款椰汁雪蛤口味独特,甜而不腻,口感极佳,还有美容养颜、补血养血的功效。
三、水果雪蛤膏
1、准备材料:雪蛤膏5克、梨、木瓜、香蕉、猕猴桃各100克。
2、泡发方法:将雪花膏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晚上,再洗干净,放入锅中煮5分钟左右,再捞出沥干水分。
3、做法:将这些水果洗干净,切成丁。在锅中放水烧开后放入雪蛤膏,用慢火煮1个小时,再把冰糖放进去,待融化后再将梨、木瓜、奇异果、放进锅中煮十分钟,煮好后再放入香蕉即可
红豆炖雪蛤材料:赤小豆、雪蛤、牛奶、冰糖、生姜、水做法:
1红豆和雪蛤分别用清水浸泡一晚,使之发透2取出雪蛤挑净黑线杂质,洗净后沥干。
这一步很重要哦,一定要把黑线和杂质去除干净,不然雪蛤的臊味会很重3将雪蛤膏和姜片放入滚水内煮15分钟,除去臊味,去掉姜片,取出洗干净,沥干水分。
4将浸泡好的红豆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和雪蛤一同装入盅内,加冰糖和适量的清水,文火炖2小时5炖好的雪蛤红豆加牛奶后就能食用啦烹饪技巧:泡发后的雪蛤一定要除干净黑线和杂质,不然会影响成品的口味。如果想偷懒的话,可以省略步骤3,直接放入盅内加姜汁一起炖,也可以哦。如果不是给老人吃,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一下再吃,味道更好哦。
俗话说“食在广州”,广州小吃名不虚传,各种小吃不胜枚举,“广州十大名小吃”更是让人赞不绝口。1、艇仔粥。2、肠粉。3、炒牛河。4、虾饺。5、牛杂。6、叉烧包。7、马蹄糕。8、云吞面。9、姜撞奶。10、濑粉。除了以上十种小吃之外,广州还有很多有名的传统小吃。比如:荷香糯米鸡、咸煎饼、烧鹅、酥皮鸡蛋挞、龟苓膏、双皮奶、炒田螺、椰子雪糕等等,不胜枚举。
广州人爱吃、会吃是天下闻名的,中国八大菜系之中就有粤菜,其中粤菜的代表菜是广府菜。
那么广州有那些美食呢,下面我一一道来。
第一,肠粉。这是一种广东非常出名的地方传统小吃,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多见。
第二,及第粥。其中以伍湛记最为出名,它是民国时期的小食店,粥底有腐竹白果大地鱼等,粥色白鲜明,米水交融,味鲜香厚,非常可口,深得老少喜爱。
第三,双皮奶。其中以南信双皮奶最为出名,其风味甜香软滑,营养丰富,具润肺养颜之效。
第四,早茶。广州人喜爱饮茶,尤其是早茶,也还有下午茶和夜茶,这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是一种地区文化特色。
第五,萝卜牛杂。它是广州有名的传统小吃,以白萝卜、新鲜牛杂,配以佐料长时间炖制而成,各地均有这道美食,但是广州人更爱之。
第六,云吞面,这是广州人对馄饨的俗称,此品汤味浓郁,云吞皮薄馅多,老少皆宜,也是我最喜欢的美食。
第七,广州靓汤。广东人除了爱吃早茶,还有一个就是爱煲汤,而且种类比较多,最常见最著名的有猪肚煲鸡、名潮鸽吞燕、冬瓜荷叶炖水鸭、三蛇羹、阿胶红枣乌鸡汤等。
第八,烧腊,它是一种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菜,包括烧鹅、乳鸽、乳猪、叉烧以及一些卤水菜式。
食在广东,要论饮食文化,估计全国都要算广东最领先了。
八大菜系的粤菜现在在全国都十分流行,走到全国的任何地方粤菜馆都随处可见,而且规模都不会太小。烧腊,炖汤,白切,白灼,煎焗炒焖样样俱全,还有风靡全国的广东早茶更是代表着一种文化!
其实广东菜又有很多分支: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菜系,以顺德菜为代表的焖菜和鱼生,以湛江鸡为代表的粤西菜系,以潮汕粥为代表的潮汕菜系,以香港菜为代表的养生菜系,以广州菜为代表的本地海鲜等等等等!
造成粤菜繁荣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
1,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流动人口最密集的地方。
3,全国的食材最大的集散地都在广东,提供了无限发展的机会!
4,广东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养生,健康,清淡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作为我们一个外地来广东的人都能很好的接受并推广粤菜(我先后三次开粤菜馆),我相信粤菜繁荣还在不断的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围绕新食材,新工艺,新形式不断的成长,我相信粤菜会越来越好!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5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