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西美食 > 正文

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吃

  1. 为什么广西人喜欢吃鸭,广东人喜欢吃鸡?
  2. 为什么有人说广西人大部分人都不会粤语,而广东人大部分都会说?

什么广西喜欢吃鸭,广东人喜欢吃鸡?

广东很多地方都有“无鸡不成宴”的说法,

可见鸡对于岭南饮食文化来说,分量有多重。

行走在粤地,当你不经意间路过一间烧腊店时,抬头一看,见到的很可能是烧鹅叉烧白切鸡/豉油鸡:

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活色生香的场景,可能除了粤地,很难看得到吧

白切鸡、豉油鸡,斩料店里的鸡中双雄

此情此景,落街斩料

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老广们,向来追求的是食材本真的味道,对一只鸡最高的评价是——“鸡有鸡味”,这个看似理所当然、不能更简单的要求,却也最难做到。

「鸡有鸡味」可以翻译为:这只鸡品种优秀,养足时间肉质肥美,风味浓郁,本质上代表了广东人对食材的重视。

不来广东,你永远不知道鸡到底有多好吃,白切鸡、葱油鸡、盐焗鸡、市师鸡、手撕鸡、豉油鸡、脆皮炸子鸡、啫啫鸡…

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广西美食不输广东人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广西,处处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鸭子,比如说青头鸭,西洋鸭,麻鸭,樱桃鸭,等等,这些鸭子在广西真的是非常的常见,当然在广西也有鹅,在广西有一种鹅,名字叫做狮头鹅,这种狮头鹅的体型真的是非常的肥大,也正是因为这种鹅的体型过于肥大,所以说这种鹅生长的真的是非常的缓慢,所以说广西人,就会选择去吃鸭子,久而久之,在广西,他们各地都会有一道属于自己的鸭子的做法,但是这些做法一般他们都不会外漏,只有当食客真正不经意间驻足此地的时候,他们便会用他们独特的鸭子的做法,给那些食客品尝他们所做出来的鸭子!

狮头鹅

并且在广西,它的气候也非常适合当地人去吃鸭子,也非常的适合亚洲的生长,在广西,山高水寒,而鸭子非常的喜欢水,所以非常的适合鸭子生长,并且广西,这个地方湿气比较重,吃鸭肉也有利于他们祛寒,所以在广西,他们会选择吃鸭子,而不是吃鹅,然而也正是因为鸭子温补,所以才会成为广西人常吃的一种食物

广西人喜欢吃鸭应该是从农历七月十四说起吧,在广西很多地方,农历七月十四那天家家杀鸭,请上亲戚朋友来家吃,每年都提前养着十几二十只,到了七月十四用,这是在前几年我们在广西靖西旅游。在与导游小姐的闲聊中得知的。

为什么有人说广西人大部分人都不会粤语,而广东人大部分都会说?

首先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广东人,但我必承认,粤语是近二三十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有的叫法,以前我们自己都统称为白话(不管你是广西的,广东的,香港的,澳门的都这么叫)!而白话起源于现在的广西梧州市一带(梧州府以前统管两广一带,广东广西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个省来的,也就是两广省,有时甚至还包括湖南湖北即湖广省)…所以哪里有人说白话都非常正常…

首先粤语顾名思义就是广东话,粤语的发源地属于广东应该是没错的,广东广西属于邻居,还有历史原因的两广之间有数不尽的渊源,以前还有两广总督呢。那么官方单位在两省之间工作调动,开会交流,粤语肯定是作为官方语言,一来二去广西的单位都是默认粤语为交流标准,由于口音不是很标准又演变成自成一派所谓的白话。一些单位的人更是为了自己小孩长大后的工作方便,抛弃自己的土语直接跟小孩用粤语交流,张大后的小孩自然也是说粤语。不过广西一般都叫粤语为白话,我也是广西人,小时候我印象中只有县城里那么一小波人是说白话的,然后现在县城也大了,小区也多了,县城人口更是以前的数十倍,而现在整个县城都是说白话的,包括一些从乡镇,农村搬出来买了房的为了让小孩更融入县城也跟着说白话了。所以没必要争论,白话肯定不是广西的土著语言。

首先搞清楚一事,粤语(白话)发源地并不是所谓行政区域广东省广西区所决定的,是一个地理概念~西江流域的中游附近,即"梧州~德庆封开"一带。再有,广西不少人讲白话,广东也不少人不讲白话(母语是客家潮汕闽南语)。广东汉族三大族群,广府,客家,潮州。两广人民互相发展,同化,包容,和谐,所以,这些语言上的隔垓越来越。

粤语系广东话的泛指,包招潮汕话,梅州客家话湛江雷州话,广州广府话等等,白话追溯到以前,系两广地区西江流域一带的部分人的语系。即是现在广州珠三角地区,和沿西江两岸而上的语系应该都属白话,虽然两岸辐射区范围不一。所以白话和粤语是两个概念,白话不一定是粤语,但广府话肯定是白话,只是岁月的流逝口语和发音产生了一些改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