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县,隶属福建省宁德市,因红军“古田会议”而闻名。古田又称“玉田”,有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 湖-“翠屏湖”。四周群山环抱,层峦叠嶂,四季如春;湖面烟波浩淼,空气清新,水质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岛湖”之美誉。
古田十大特色小吃试推荐如下:
古田锅边糊,平湖豆腐汤,古田盒面,古田米汤花,古田食兔肉,猪肚排骨汤,古田鼠曲粿, 古田糍粑糍粑, 古田芋饺,古田马耳……。
面食,在中国几乎哪里都是,但是古田的盒面在古田也是一绝,不仅味美,而且售卖独具特色。以机制粗条鲜面,先以沸水煮熟漂水晾干,然后倒入猛火烧烫的适量油鼎内,并拌以肉丝、香菇、大蒜和酱等佐料,即时不断急炒,使之熟透绵软而不粘鼎壁,则成香喷可口的面食,备受各地游客的青睐。
十大特色小吃分别是:古田盒面,古田锅边糊,古田蛋燕,古田糍曲粿,古田糍粑,古田炸粿,老面窝,酸菜牛肉面,水晶汤包,严老五烧卖。
其中糍曲粿是古田人最出名的点心小吃。糍曲粿可切块和佐料炒着吃,也可以把一片片的糍曲粿放入油锅煎一煎然后,沾上白砂糖。裹上糖的糍曲粿吃起来脆清香爽口,甜而不腻,独具风味。
1、古田盒面
盒面是福建省古田县的独有一种名小吃。在古田街头都有摆摊,出门在外的古田人,回去的话一般会去吃次盒面。
2、古田锅边糊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鼎边垂,福建省特色著名佳点,风味小吃,一般与海蛎饼、虾酥、芋粿、油条、生煎包、猪血等配食,为当地早点佳品。凡在福建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建的人无不爱吃。
3、古田蛋燕
做“蛋燕”很简单的,只要把番薯粉加水再加上鸡蛋和一些盐,混合在一起,然后锅烧热,控制火候,放入少许油,然后倒入适量调制好番薯粉,煎成一块块,然后,切成条状就可以了。
4、古田鼠(糍)曲粿
“鼠(糍)曲粿”即清明粿,是古田人精工细作而成的绝妙点心小吃。
5、古田糍粑
糍粑,冬至吃米時是一种习俗。将糯米洗净浸泡8小时,置蒸笼蒸熟,取出后放石臼中,舂至嫩食用,也可取成团放碾末的地瓜粉上,待冷硬后自然成圆饼。
6、古田炸粿
用熟芋头泥和地瓜粉制作成三角形,用油炸成金***,古田人一般用作早点或街边零食。
7.罗姐热干面
📌古田四路新墩站
ta家热干面是古田隐藏大boss,独家的👉鸭肠热干面。
8.潘式小吃
📌古田三路4号
ta家招牌👉酸菜牛肉面一定要一试!
酸菜融合面汤,酸爽可口,十分开胃🙋
牛肉厚实软烂却不腻口
面条爽滑柔韧,自家研磨的芝麻酱和十几种调料,配上秘制卤味鸭肠,简直一绝。
9.水晶汤包
📌解放大道古田三路车站
开了22年的老店,只卖一种口味的汤包👉汤包现包现蒸,面皮柔韧,用筷子轻提起来开个小口,倒出满满一勺的汤汁。
10.严老伍烧卖
📌解放大道108附1
全武汉的烧卖几乎都被严老伍承包,👉鲜肉香菇烧卖是基础款,也是常青树,肉油加上糯米的软糯,黑胡椒减少油腻感
吃在口中咸香辛辣,名叫重油,却一点也不油腻。
1、古田银耳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银耳80%以上产自食用菌之乡福建省古田县,1998年古田食用菌产量达1.8万吨(干品),总产值近4.2亿元,其中银耳产量8000吨。
2、 黄田马蹄笋
马蹄竹又名绿竹,属禾木科慈竹属,为合轴型丛生竹。马蹄笋口味鲜美甘甜,据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多种维生素等有机物营养物质,以及磷、铁、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防癌之功效。
3、古田黑番鸭
古田黑番鸭是福建宁德古田的特产。《古田县志》亦记载:古田黑番鸭又称瘤头鸭。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等优点,群众视为滋补珍品。古田黑番鸭羽毛黑色,带有墨绿色光泽,主翼羽或复翼羽中带有少数的白羽;
4 、古田油柰
油柰产于古田县西洋乡、杉洋乡一带。《古田县志》载:“柰似林檎而大,邑东乡西洋产者味极佳”。可见古田油柰栽种历史悠久。1993年全县种植面积有4.5万亩。
5、古田红曲
古田红曲:为食品工业中起发酵、防腐、生香、染色等作用的添加剂与佐料。以古田所产最佳,故称。
6、古田竹荪
竹荪生产是古田县继银耳、香菇之后的第三开发产品。
7、平湖豆腐汤
平湖是古田北路的一个大镇。这是一个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商贾云集。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家家常常是宾客盈门,高朋满座。而在宴请宾客的饭桌上少不了有一大碗豆腐汤。
8、古田香菇
香菇是宁德地区一大特产。其中以古田县人工栽培香菇为最。
9、古田脐橙
古田脐橙个大皮薄味甜,享誉八闽,全县种植面积达11000亩,主要分布在环翠屏湖及沿闽江的4个乡镇(街道)。
10、湖滨蜜柚
湖滨蜜柚是从坪山柚选育出的一个新株系,1987-1990年被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和漳州市农科所主持的“福建省柚子优良品种***调查研究”课题组认为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柚优良品种,并命名为“湖滨蜜柚”。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