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夜俗称宵夜,《辞源》里有:“粤人夜市之食肆亦谓宵夜。”宵夜是晚餐之后的加餐,时间特别指休息时间,通常由夜晚9点至11点开始,到凌晨4点之前,因为凌晨四点开始是传统意义上的广东早茶时间。宵夜的食物包括粥粉面和糖水,粤人在晚饭后的余兴节目中享用这些食物叫“食宵夜”,而“夜市之食肆”则是吃宵夜的去处。
岭南地处亚热带,昼长夜短,粤人因此养成饮茶和吃夜宵的习惯。虽然如此,“宵夜”一词并非出自岭南。宋人《梦粱录》载:“除夕,内司意思局进呈精巧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饯、糖饯等品。”
严格地说,最早的“宵夜”是指晚饭,不过这晚饭不是住家饭而由青楼提供。明末清初,广州珠江边上长堤一带“花艇”相连,莺歌燕舞,香艳程度和秦淮河的“画舫”不相上下,引得慕名而来的人们乘船渡水。高端青楼里,嫖客看中某***,不能肉帛相见径直进入温柔乡,须先在***房间摆一桌酒席,这席饭妓界叫“拦台饭”,先打茶围,再“叫局”,局分酒局、牌局、戏局,最后“执寨厅”——得如同情侣一般摆酒宴,邀请朋友捧场。
席间自然少不了浅斟低唱,待到曲终人散,已是晓风残月。不知哪个嫖客或***灵机一动,居然把这个古色古香的“宵夜”翻出来,还成为岭南食俗的名堂。民国年间有《羊城竹枝词》:“两岸青楼接酒楼,万星灯火夜无收。”良辰星夜,虽然无“夜宵”二字,却也蕴藏几多风流。
《粤菜***》曾复原了电影《胭脂扣》里十二少为如花“执寨厅”的酒菜:“二京二生”“四冷四热”“八大八小”和一度“粥宴”。“二京”是榄仁、瓜子,“二生”是沙田柚和削皮橙;“四冷”是四碟冷荤,用高脚锡碟承载的皮蛋酸姜、酸甜排骨、酸瓜虾米、酸扶翅(鸡鸭内脏),“四热”是指热菜炒鸡片、鸭片、白鸽蛋、金银肾之类。“八大八小”是兼进的,上一个大菜,如鲍、参、翅、肚之类,便跟一个小碟,如金钱鸡、滑斑球、虾碌、燕窝。“八大”除上述外,还有鸳鸯鸡、全鸭、冬菇、玻璃肉,玻璃肉是用腌过的肥肉裹上蛋浆面粉浆酥炸而成,看上去雪白玲珑,入口酥香,很受欢迎。之后是两款点心,最后是一小碗米饭,一小碗白粥,伴以咸蛋青菜。
后来,中高端青楼逐渐式微,夜宵盛行起来。难眠之夜,慰藉的不仅是心灵,更是肚子。
“走,刷夜去!”
这是一句北京流行语,多见于年轻人群体之中,吃喝玩乐,熬一通宵,刷的不是夜,是快活。老年人可不行,刷不好非刷出心脏病来。
刷夜必备内容之一,就是吃宵夜,簋街的麻辣小龙虾、望京的小腰、后海烤肉季、三里屯的日式、老北京的涮羊肉、金鼎轩的广式宵夜,吃饱喝足才有劲继续刷夜。
攻陷北京的宵夜习惯,可以肯定不是北京的传统,明清时代的北京城,二更到四更里,大半夜上街逮到就得挨上三五十板子,街上除了巡更的就是流浪狗,想吃的什么喝点什么,任嘛没有!
饿了怎么办?跟家里凑合凑合,对付点夜宵吧。
这就是现在夜宵和宵夜的区别,夜宵就是在家里睡前对付点吃的,宵夜强调的是集体外出这个属性。
夜宵的历史,宋人留下了很多记载。有一阙《永遇乐》,是这样描述的:
天上人间,这般光景,管无风雨。绣户珠帘,锦坊花巷,戏队将嫫母。月扇团圆,星球灿烂,路遍市三街五。升平事,牙旗铁马,且还旧家藩府。
三陲见说,凯歌频奏,渐次不烦鼙鼓。双凤云间,六鳌尘外,想见都人欢舞。火城春近,金莲地币,消夜果边曾语。如今但,梅花纸帐,睡魔欠补。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词中前半段看上去很像是描述天上人间夜总会门庭若市的盛景,后半段才提到了消夜果,宋代的消夜果都有些什么?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载:
“除夕,内司(内务府)意思局(宫中机构)进呈消夜果子盒,盒内簇诸般细果:时果、蜜煎、糖煎等品”
通过文字描写,看的出来,所谓消夜是以甜食点心为主,与现在的夜宵相对应。
晚唐时期,宵禁松弛,到了宋代,宵禁几近废除,饭馆妓院的春天到来了,晚上吃宵夜(他们当时不叫这个词)成为一种可能。
《辞源》中“宵夜”一条的注释:“粤人夜市之食肆亦谓宵夜”。《清稗类钞》写道:“广州酒楼之肴,有所谓消夜者,宜于小酌,一碗二碟。碗为汤,碟为一冷荤,一热荤。冷者为香肠、叉烧、白鸡、烧鸭之类,热者为虾仁炒蛋、炒蚘鱼、炒牛肉、煎曹白鱼之类。”
现代意义上的宵夜出现在清代的广州,广州地处岭南,夏天漫长,昼长夜短,“三茶两饭”是广州人的饮食习惯,除了午餐晚餐,早茶、下午茶、夜茶也同样重要。广式的夜茶是广州人最传统的宵夜方式。
你永远冇办法叫醒一个诈瞓嘅广东人, 除非,你同佢讲:“去食宵夜!” ,现在的广州宵夜,也早已不再限于夜茶。
到了现在,宵夜的概念早已攻陷全国,在北方,夜茶是什么没人知道,宵夜?半夜撸个串儿,你还说的这么清新雅致!
最有特色美食是臭屁醋,名字不雅,能接受的话很好喝。景点以山野为主,芙蓉嶂度***区、王子山风景区、高百丈风景区,人文景观有玄圆道观、华严寺、紫霞山庄、资政大夫祠、洪秀全故居、朗头古村落等。
本人此前在花都读书,大大小小的景点都去过
运动爬山的话,可以去一下芙蓉嶂,树木覆盖率89%,空气清新宜人,有鲤鱼岗、狮山、象山等景点…及烧烤区、垂钓区、温泉区、果园等。旅游区内三个半岛还将兴建三个度***村,湖滨半岛以西欧风情为特色;龙臂旅游度***建成有中国民俗风情特色,半岛度***村则以热带太平洋岛国建筑为主。
曼谷园,泰国风情建筑,曼古园主要包括银文化主题馆、WINE I LOVE YOU餐厅、主题商场以及泰式风格小吃及园林。其建造***用原生态泰式风格,园内瑞象金壁、水榭曲廊,点缀热带风情的植物,内矗立的四面佛香火鼎盛,接受八方来客的朝拜,曼古园以传承与发扬泰国文化为己任,将泰国传统文化融入于吃喝乐购中,让旅客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体验到底蕴深厚的的泰国传统文化,让您不到曼谷也能体验到“天使之城”的迷人魅力,是一座以泰国文化为主题,集科普教育、休闲购物、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主题乐园
1、地理上两地相邻,都是沿海地区,闽南属于福建省,潮汕属于广东省,闽南主要是厦门、泉州、漳州,潮汕主要是汕头、潮州、揭阳。
2、民风上两地都比较彪悍,具有冒险精神,重商业,偏于传统中国文化守护,有一定排外。茶文化都很深厚。两地人都会关注台海新闻。
3、经济上,都有经济特区,闽南厦门、潮汕汕头,相对来说厦门知名度最高。泉州和潮州感觉相似性极强,民营力量强大,海外商业很厉害。两地产业集群有些互补和竞争,比如水暖陶瓷等建材。
4、语言上都属于闽南语系,但是完全闽南语沟通有难度。作为闽南人,在潮州汕头时,可以听得懂当地的一些话。
5、饮食上大部分相同,海鲜都很受两地欢迎,炖汤也是,还有蜜饯之类的。不过潮汕地区的蜜饯类更多更出名,凉茶也更流行于潮汕地区。小吃有些其实一样,但大部分还是有些差异。
6、城市建设方面,感觉潮汕地区汕头和闽南的厦门比较好,尤其是厦门,一枝独秀的感觉。古城***,泉州、漳州、潮州、汕头都不错,特别是潮州和泉州,可以说是历史古城的两地各自代表者。
7、交通方面,闽南会好些,厦漳泉都有各自多个便利的动车站、且机场也便利发达,私家车、公共交通都比较好些。潮汕的动车站和机场有些令人纠结。公交也贵一些。
闽南在福建是绝对的重点区域、核心片区,潮汕在广东不是,有点边缘化,这或许是最大区别吧。两地都是闽南语系,但是交流来往都不充分。两地地理上就是邻居,交通还是差了点,最大问题可能是两地受限于行政方面的影响,包括区域整合、台湾问题等等,缺乏大规模的投资,没有绝对的领导型城市,还是各自发展各安天命的感觉,融合很不足,聚力***展还是机遇推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