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
老鸡
半只
20毫升
黄芪片
5片
干淮山
20克
南北杏
15克
红莲子
10克
生姜
4片
盐
4克
方法/步骤分步
2准备好药材冲洗一下
3水开后加料酒焯水3分钟
4捞出冲洗干净
5重新加入清水,放入所有药材。
6放入姜片。
主料
母鸡500克
辅料
当归头1段
白果8个
黄芪1条
枸杞10克
花椒3克
料酒3克
精盐2茶匙
生姜1块
药膳鸡汤的做法步骤
1.先把母鸡身上的油剔下来,切小块;鸡肉砍大块,当归头、黃芪也砍小块;生姜切片。白果敲开壳,泡一下把果仁里的芽去掉,那个芽不能吃的哦!
2.炒锅置火上,把鸡油放进去小火煎,直至液体出来,油渣可弃用。
3.把鸡肉倒入,翻炒至肉表面收紧无水;加入料酒、花椒、生姜,炒至有香气后,加水烧开。
4.烧开的汤去浮沬转到炖锅里,把当归头、黄芪、枸杞、白果仁等加入。小火炖煮至少1个小时。
就看个人的口味,有吃盐和不吃盐,我觉得还是要放一点,如果不放盐的话药膳炖出来的鸡汤一般就只有药味,淡淡的尽是药的味道还是差点点味的,放点盐的就不一样了,可以提香,咸的鲜味在口里味道肯定是不错的,但如果是给病人喝的话就建议还是不要放盐,盐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药膳鸡汤火锅的做法
1.鸡半只,洗净。
2.鸡剁成大块放汤锅中。
3.药材准备。
4.将药材洗净放入汤锅中。
5.加满水,电磁炉调到“煲汤”档(温度始终保持在160度)。
6.鸡汤煨制2小时。
7.金针菇洗净(火锅少不了美味的金针菇的)。
8.白苋菜洗净(是他想吃的叶子菜)。
9.玉米切块,等火锅最后时加进去煨,味道会很好的。
10.水豆腐洗净切块。
11.油豆腐一袋准备。
12.莲藕一节洗净刨皮,切片。
13.鸡汤煨到最后加盐调味。所有材料准备妥当,可以开始吃火锅了。
14.
鸡:1000g
茶树菇:250g
杏鲍菇:250g
莴苣:250g
红枣:适量
盐:适量
枸杞:适量
当归片:适量
党参:适量
姜:适量
花椒:适量
第1步:准备姜片和花椒适量
第2步:放适量水和姜片、花椒于砂锅中烧开
第3步:将鸡块焯过水,洗净备用
第4步:准备药膳
第5步:茶树菇、杏鲍菇、莴苣洗净,切块备用
第6步:水开后,加入焯过的鸡块和药膳,文火炖煮2个小时。
第7步:待鸡块已炖煮?后,加入茶树菇、杏鲍菇、莴苣块炖煮20分钟。
第8步:鸡汤熬制好后,加入红枣、枸杞,适量盐。
第9步:盛出,撒上葱花。
1、鸡块一定要焯过水,洗尽血水。
2、炖煮的时候用文火,鸡汤才会比较浓郁。
主料
母鸡500克
辅料
当归头1段
白果8个
黄芪1条
枸杞10克
花椒3克
料酒3克
精盐2茶匙
生姜1块
药膳鸡汤的做法步骤
1.先把母鸡身上的油剔下来,切小块;鸡肉砍大块,当归头、黃芪也砍小块;生姜切片。白果敲开壳,泡一下把果仁里的芽去掉,那个芽不能吃的哦!
2.炒锅置火上,把鸡油放进去小火煎,直至液体出来,油渣可弃用。
3.把鸡肉倒入,翻炒至肉表面收紧无水;加入料酒、花椒、生姜,炒至有香气后,加水烧开。
4.烧开的汤去浮沬转到炖锅里,把当归头、黄芪、枸杞、白果仁等加入。小火炖煮至少1个小时。
食材
老鸡
半只
料酒
20毫升
黄芪片
5片
干淮山
20克
南北杏
15克
红莲子
10克
生姜
4片
盐
4克
方法/步骤分步
1老鸡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煮开
2准备好药材冲洗一下
3水开后加料酒焯水3分钟
4捞出冲洗干净
5重新加入清水,放入所有药材。
6放入姜片。
7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放盐后再炖10分钟
竹笋可以和鸡一起炖。竹笋富含蛋白质,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为优良的保健蔬菜。
鸡肉也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鸡肉含有维生素C、E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竹笋和鸡肉并没有相克的成分,因此是可以一起炖汤食用的。
扩展资料
笋或竹笋(英语:bamboo shoot),是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还没有完全从地底下长出来时,以及刚刚出土仍未木质化的部分可作为蔬菜食用。
春季笋生长破土成为竹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竹笋实际可***集的时间很短,属于较珍贵的食材。汉字“笋”由“竹”与“旬”组成,音从旬,而意从竹。
鸡肉(chicken),顾名思义就是鸡身上的肉,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3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