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知道的人就比较少了,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汉族自治区)。这个地区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痛,每当缅甸北部发生***的时候,中国人第一个牵挂和担心的就是果敢,而果敢人对中国也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在汶川地震时,果敢人虽不富裕却第一时间募捐了110万元人民币给灾区。
果敢地区紧邻我国云南省,首府位于老街,面积约有2700平方公里,清末以前长期属于中国领土,18***年中英签订的《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划归了英属缅甸,1960年,中缅两国签订了边界协定,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果敢与中国山水相连,同宗同源,被誉为“小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人口组成
果敢人口大约30万,其中90%人口为果敢族{其实就是汉族,缅甸的叫法叫果敢族},果敢华人的来源主要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次大规模迁入华人是吴三桂追缴南明朝廷,当时十万大军进军缅甸逼迫缅人交出明永历帝朱由榔,其后剩下的随从军属等就在果敢安家。第二次是源自***,***部分残兵从云南涌入缅甸,缅甸***打不赢,就只能任其在此繁衍生息。
果敢地区通用人民币,在新世纪前主要经济支柱为毒品产业,但是在中国***帮助下,实行了经济作物替代种植,大面积种植甘蔗,并出口至我国。其所在地区还有发电站和一些卷烟厂和木材加工厂也大部分是国内独资企业。现在果敢地区最大的经济来源是***业,顾客基本上都是来自内地的中国人。
日常生活
果敢通用汉语普通话和汉字,教育使用云南省九年义务制教育课本,手机信号使用中国移动,座机***用中国电信线路,现在中国联通好像也进驻了,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车牌按中国内地形式***用果字开头车牌,中国主要快递公司在果敢都设有站点,商店招牌则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中国字。第一次去果敢的人肯定会有种到了西南某县城的错觉,也难怪人们会称这里为小中国了。
彭家声
祖籍四川的彭家声人称“果敢王”,在1989年之后主政果敢近二十年,为谋求民族自治和反抗压迫以及全面禁毒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所成立的果敢同盟军几乎全盘模仿人民***,是活脱脱的迷你版***。
现实与未来
近年来,果敢地区一直动荡不安,但是中国***一直在竭力的帮助缅甸***和果敢自治区维持和平局势,相信在中国的帮助下,果敢的未来一定是光明的,作为同族同源的骨肉兄弟,我们也真心希望果敢人不再受战乱之害,能够和平的享受安宁的生活!动动小手点个赞吧,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异国的骨肉同胞,谢谢!
这不是真的,至少说法是不准确的。缅甸使用汉语、人民币的地区,就是与中国的云南省接壤的克钦邦和禅邦两个邦,特别是由几个民族武装控制的三个特区和***管辖的一个与中国接壤的地区。
从历史上来讲,缅甸的北部地区自从元朝以后都是属于中国管辖的自治地区,因此无论从民族、文化、习俗上来讲,都与云南的汉族、傣族、佤族、景颇族、拉祜族等等同源,而与缅甸南部的主体民族缅族不同。只是从明朝以后逐渐失去控制,而这些地区最终被分裂出去,始自清朝晚期的英国殖民缅甸时期,最晚到1908年横断山脉以西才被英国划入缅甸版图。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特区(第一、二、四特区)是实行***领导的根据地,因此得到中国的援助,但始终未独立建国和脱离缅甸。完全使用汉语的地区主要是果敢地区(第一特区),其它地区基本上是汉语、缅语、本民族语同时使用。此前,包括通讯、货币、教育等也同时使用中国的。现在大量中国人也在这些地区开发。
这些地区的丧失,是中国人民及这些地区人民的一个隐痛,也是旧中国武力弱化的结果。正是“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们应当引以为耻,并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缅甸被称为小中国的地方、把中文当官方语言的地方不多,只有妙瓦底、大其力、小孟拉、佤邦、果敢等中国华侨、华人、华裔居住区把汉语当成官方语言,这些地方只流通人民币,不流通缅币。用的电、三大通信工具、信号都是中国的。全缅甸的手机基本上都是中国品牌。
缅甸流通人民币的地方还有很多,如缅北地区的这些地区,通用中、缅两国货币,如:木姐、南坎、雷基市、迈扎央、拉咱等地。
2019年1月起,缅甸把人民币作为官方结算货币,直到10月,缅甸央行正式准许当地银行以及非银行兑换机构进行人民币兑换。从2022年开始,中国工商银行将缅甸银行提供人民币使用权。如今,只要是中国银联卡,都可以在缅甸取到人民币或者是缅币。
18***年中英签订的《续仪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划归了英属缅甸。1960年,中缅签订了边界协定,果敢被正式划入缅甸。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紧邻云南省,和中国是同宗同源,90%的人都是果敢族人,即汉族人,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地方中文被大量使用果敢也确实通用人民币,在新世纪之前,果敢是以毒品为支柱产业,后在中国***的帮助下才开始转为大面积种植甘蔗这一经济作物。
目前,果敢地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业,而其大部分客户也都是中国人。因为中国人为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所以当地人民币也在大量流通,长期以来,人民币几乎成为了主流货币。
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教育使用的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课本,也使得很多中国的教育理念、中文融入他们的日常教育、沟通当中。该地区的通信网络也是与中国相同的。电信三巨头的身影在这里都能看到。座机***用的是中国典型,手机***用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也已经入驻了。
中国的主流快递都在这里设立了站点,该地区的快递业务也非常方便快捷。该地区的车牌也和中国***用了类似的车牌排列。以“果”开头。这里的商品,大多也是中国制造。可以说,除了国界上定义的不是中国的土地之外,这里的一切都像极了中国的一座普通小城。在这里,你不会有任何沟通语言障碍,你也不会觉得你是来到了国外的某地。虽然不是同一个国家,但是这个地区却在各方面和中国都联系在了一起。说它是“小中国”真的挺准确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2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