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称,除了具有传统的中式粤菜,还有中西结合的特色饮食。这些元素构成了独有的香港美食文化。
1. 街头美食及大排档
在二十世纪初,香港的大街小巷都有贩卖小吃的流动摊位。街头流动小吃是香港饮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而大排档是街头小吃的延伸。据说是因为取得的牌照比较大,“大牌档”因而得名。
这些流动小吃档卖的食物有:车仔面、鱼蛋、肠粉、猪红、牛腩、牛杂…种类丰富。
美食当前,众人都顾不得了形象。不管是西装革履的上班族,还是妆容精致的美女,手捧着纸袋里装着的美食,都在路边吃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街头风景可遇不可求,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花园街、女人街,铜锣湾这些闹市街头偶遇。
专卖卤水小食的小柜台傍晚才营业,排队的食客总是排满了一条街。
大排档推荐:胜香园
必点:茄牛公仔面,牛油柠蜜脆脆,咸柠七,奶酱多…
地址:中环美轮街2号拍档。
2. 饮茶文化
多数香港人祖上为广东籍,因此饮茶吃点心的饮食习惯也延续了下来。
饮茶的场所可以是路边小摊,也可以是茶餐厅,规格高的则是到大酒楼里。饮茶在香港也是和家人还有朋友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
饮茶的食物都用小碟来盛,这样就可以品尝到更多的种类。请服务员沏一壶茶,品茗聊天、享用点心和小吃。
推荐:Sun Hing 新兴食家。
必点:流沙包和炸鲜奶
地址:西环士美非路8号美晖大厦地下
3. 茶餐厅
茶餐厅是香港地道饮食文化的代表,早期的茶餐厅叫“冰室”也叫“茶冰厅”。
二十世纪初,西餐在香港兴起,但是能够消费的都是社会高端人士。后来适合大众消费的茶餐厅出现了,除了提供西式食品以外,茶餐厅还将中西饮食习惯结合,创造出“鸳鸯”、“干炒叉烧意”这样的独有港式风格。
推荐:檀岛咖啡饼店
虽然它的名字不像茶餐厅,却是一家地道的茶餐厅。有三家分店,湾仔轩尼诗道的分店是张学友和汤唯《月满轩尼诗》的拍摄地。
必点:蛋挞。
地址:湾仔总店
将军澳店
中环店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港式风味以外,香港还有很多的异国料理也很地道。在这里我给大家安利一个非常好用的APP-Open Rice(开饭喇),港人版的“大众点评”。
“开饭喇”可以查找附近的地道美食,还可以订位。在选择餐厅时,不妨花点时间看一下食客们写的“食记”,这也相当于我们的用餐点评。
香港很多知名小吃店都有多家分店,打开APP就可以找到离自己最近的那家了。犯懒的情况下还可以叫个外卖。
到了陌生的城市旅游,只要找到当地人用的美食APP,就能吃到最地道的特色美食。
我推荐位于旺角登打士街,是每个区香港的游客必去品尝的美食天堂。旺角街头小食的集中地,有卤水出名的得奖热店“肥姐小食店”、 传统点心“万家烧饼皇”,还有小食档“佳记”卖煎酿三宝、咖喱鱼蛋、臭豆腐、炸鱿鱼须、章鱼小丸子,云吞面,牛腩粉。
香港美食集中旺角,油麻地,尖沙咀这些地方,车行道两边巷子里面都是你的不错选择。
中环那边的街边小吃和胡同里的店都很好吃!推荐聚点坊,一家可以替代添好运的地方,当地人很多!当然添好运这种网红店也是必尝美味,只要你肯排队。南丫岛的豆腐花解暑解渴。早茶一定要尝试,很有意思!
高档或者情调餐厅,赤柱一带的餐厅别具一格,颇有情调!
小吃,旺角的街头小吃是一定要去吃的!
著名小吃街区:
(铜锣湾食街,兰桂坊,星街小区,九龙城,红磡,赤柱,鲤鱼门,山林道苏豪区,诺士佛台及天文台围,西贡,亚士厘道,愉景湾D DECK,南丫岛)
香港我其实不是很熟悉,当地也不大了解,但我真心推荐庙街。
庙街(Temple Street)位于香港九龙油麻地,是香港一条富有特色的街道,同时也是香港最负盛名的夜市。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庙街以售卖平价货的夜市而闻名,被喻为香港的平民夜总会。
所以这里其实还可以,香港是购物的天堂,更是美食的天堂,真的是不虚此行
钻石山站志莲净苑,一个很安静的唐风寺庙,肃穆的气氛和墙外的闹市对比强烈。游客很少。 乌溪沙码头,天气好的时候景色美得惊人,码头后面还有沙滩。地铁马鞍山站下来就到,基本都是住附近的居民去的。马鞍山素有美食沙漠之称,不过其实商场里中等价位的连锁餐厅都挺好吃的,美食沙漠大概指的是没有那种local小店。 历史博物馆。红碪站下车走一段就到。 愉景湾,地铁欣澳站再转巴士,有沙滩和餐厅,酒吧,其实也有室内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过去到那里基本就是想看海景了。 赤柱码头,这个有点远,在港岛搭巴士过去,景色和愉景湾是同种风格的。之间还有浅水湾。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