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鸡屎藤。农历三月三吃鸡屎藤,是广西北海本地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我们将叶与大米混合研磨成粉,再做成一片片的鸡丝藤面,用这种面做成的鸡丝藤粿仔汤,味道清香甜美,是本地人喜爱的特色小吃。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诞辰,北海人以此纪念这位伟人。
2、荠菜煮鸡蛋。民谚曰:“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三月三,荠菜煮鸡蛋。”春天正是***食荠菜的季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汉族在这日有吃地(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而且还可预防春瘟。
3、五色糯米饭。黑、红、黄、白、紫——五色糯米饭是壮族地区的传统美食,因糯米饭呈多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壮家人把五色糯米饭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4、蒿子粑。三月三吃蒿子粑,与传统习俗有关。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民间又称为“鬼节”。传说这一天,人的魂魄容易被东游西荡的鬼迷惑,朴实憨厚的乡民们认为,必须吃这种带有野味的蒿子粑,才能把人的魂儿“粑”(粘)住,不为邪恶所侵,人才能健康,不生病。这种美好心愿代代相传,使这种千年旧俗延续至今,演变成祈求康泰的地方特色风俗。
5.南宁粉饺
6.南宁老友粉
7.黄姚豆腐酿
8.梧州凉茶
9.玉林肉蛋
10.玉林猪脚粉
1、柳州螺蛳粉是用螺蛳汤料、米粉制作的一道主食。米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具有健脾功效,适于脾气虚弱。
2、桂林米粉是广西桂林地区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名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的早籼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
3、环江香猪属中国珍稀猪种,皮黑较软。幼猪不到20斤就可卖出。17斤、18斤的幼猪肉是最美味的时候。历代当地官府均把香猪作为贡品来进贡朝廷。
4、梧州龟苓膏,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药膳,相传最初是清宫中专供皇帝食用的名贵药物,
5、粉饺是以米粉皮包裹馅料制成的饺子。是南宁市传统的汉族名小吃,其米香浓郁,味美爽口。
6、老友粉是广西南宁的本土美食,于2007年入选南宁公布的首批2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柳州的螺蛳粉、桂林的桂林米粉同为广西“三大米粉”。
7、黄姚豆腐美名远扬,大文豪苏东坡曾赞赏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鸡豚?古镇外的街道两旁,都是些农家小吃店。
8、梧州凉茶就已经随着广西人的迁徙传到了广东以及东南亚等地。梧州因常年温暖多雨湿气重,生活在当地的人们就很容易生“火气”(当地人称之为“热气”),尤其是吃过油炸食品,休息不够都容易让“热气”爆发出来,随之咽喉、牙龈部位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9、玉林肉蛋又称肉丸,是玉林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玉林肉丸洁白、嫩滑、松脆、无 渣、味鲜美,富弹性,从高处扔下,可弹起10--20厘米,以猪肉,牛肉制作而成。民国时期,玉林的酒楼、饭店多有肉丸售。
10、猪脚粉是广西特有的美食。玉林被称为“小吃之都”,玉林的猪脚粉是玉林名小吃之一。
大家熟知的应该都知道有螺蛳粉,老友粉,桂林米粉,芋头扣肉,但是还有一些肯定没吃过甚至没听过,比如油茶,三角包,大度糍,应该只有广西才能吃到,非常好吃特别是贺州钟山的。
糍粑:我在家的时候,我妈妈最喜欢做糍粑给我吃了!而且还会放很多我喜欢吃的肉馅2、螺丝粉:这是广西柳州的著名小吃。其实不止柳州有螺丝粉,广西很多地方都有,只不过是柳州的比较正宗吧!
3、老友粉(老友面):广西南宁本土美食。4、桂林米粉:5、玉林牛巴:玉林市最出名的传统风味小吃。6、柳州螺丝鸡7、黄姚豆腐酿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pzass.com/post/168.html